住了几年房子的人都知道,房子大,不代表住得舒服;房子小,也不一定就拥挤难受。关键是怎么布置、怎么留出“呼吸感”。
很多人一拿到房子,就想着怎么把每一平都用到极致。柜子越多越好,角落都不浪费。但日子一长,你会发现有些地方塞得满满当当,不但用不上,反而碍手碍脚。要是当初空出来一点,现在生活可能就舒服不少。
说到底,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堆东西的。留出“空白”,才是最讲究的地方。
1. 入户门口,别硬塞柜子
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巨大的鞋柜、收纳柜,表面上觉得“实用”,但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。
门口是一个家的缓冲地带,进出频繁,东西多了反而杂乱。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,进门脱鞋、放书包、甩衣服,一堆东西堆在一块儿,视觉上直接“爆炸”。
如果这个地方能空出一米左右的空间,哪怕就放一张凳子,一块换鞋垫,甚至一株绿植,整体的氛围都不一样。不仅方便进出,心情也会跟着清爽。
很多人后来干脆把门口的柜子拆掉,腾出来一块空地,一下子轻松了不少。
2. 客厅中央,别太贪家具
不少家庭一布置客厅就容易犯一个错——茶几、沙发、边几、小桌、花架,一个不少,恨不得每个角落都摆点啥。
但时间久了就知道,这些东西真的不是越多越好。茶几是最先“被嫌弃”的一个,占地不小,但真正用到的机会寥寥。倒杯水、放个遥控器,用不上那么大。
更别提家里有老人、小孩,茶几成了绊脚石。现在越来越多人干脆把茶几撤了,空出中间那块区域,让孩子能跑,老人走得稳,打扫也方便。
空出来的客厅,哪怕不大,看着也舒畅很多。
3. 卧室衣柜前,不要“堵死”
衣柜再大,门打不开,一样白搭。
有些人装修时,把床靠得太近,结果开柜门、拿衣服都成问题。尤其是移门,滑轨久了还卡住,拿个换洗衣服都得扭着身体去够,别提有多别扭。
其实衣柜前至少得空出70厘米以上的距离,这样打开柜门、蹲下来找衣服、甚至换装都不会别手别脚。
而且空间一旦太满,空气流通也差,夏天特别容易闷得慌。稍微空出一点,看起来整洁,用起来也顺手。
4. 厨房操作区,不要挤得像“打仗”
厨房是个高频使用区,每天三顿都在里面折腾。这个地方的“空”不是指空间要大,而是指操作区一定要留得合理。
有些人为了多一点收纳,把水槽、灶台之间塞满东西,锅碗瓢盆、调料架、各种小家电都堆上去,看着“工具齐全”,用的时候却像打仗一样。
其实操作台上空出一米的连贯区域,就已经很够用了。切菜、放碗、处理食材都能顺顺当当地完成,不会手忙脚乱。
有经验的主妇都知道,厨房不能靠“堆”来体现实力,而是靠动线是否顺、操作是否流畅。
5. 阳台别变成“杂物间”
阳台真的不是谁家都非得塞个洗衣机、晾衣架、储物柜的。有些阳台的采光极好,是家里最通透、最有自然气息的地方。结果被各种杂物占满,窗子也不敢打开,整天蒙着灰。
其实阳台最好的状态,是留白。
哪怕放一张小桌、两把椅子,哪怕只是一排小绿植,让阳光能进来,风能穿堂而过,那个家的气场都会不一样。
阳台空出来一点,就是给生活多一份自由。可以晒太阳、喝茶、吹风,也能和孩子坐在一起看楼下的车来人往。
说到底,房子不是拿来“填满”的,而是拿来“舒服住人”的。再精致的装修,再昂贵的家具,挡不住空间不流畅、用着不顺手的烦躁。
股票杠杆平台app,可靠配资开户最新,南昌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